一、分條機特性
1、分條機組采用可編程序設計,根據(jù)板材的性質自動切換生產線的工作模式,可明顯提高生產效力及降低保養(yǎng)頻率。
2、掛料開卷機及收卷機的脹縮液壓缸采用一體成型設計,故障率低。
3、開卷機、縱剪主機、收卷機的主軸上均配置了高效率的碟式張力剎車組合,以空壓回路調整,并于特定狀況下自動作出瞬間張迫剎車動作,以免鋼卷松脫。
4、夾送機主動送料,并能自動與生產線同步運行。
5、縱剪主機采用一體式機座及分離式傳動結構,能有效提高機械結構的鋼性,分條機,同時降低縱剪刀片的震動幅度,分條機廠家,提高成品質量。
6、縱剪刀軸基準平面振幅精度均在0.006mm以內,能較好的延刀具使用壽命及確保成品精度。
7、卷邊絲采用張力式卷取,并配置滑差結構,能有效提高機械操作的穩(wěn)定性。
8、直壓式張力阻尼結構采用彈性佳、磨阻系數(shù)高的羊毛氈為面料,確保設備生產時的運行順暢;此外,另配有壓力平衡裝置,使受壓面雙側壓力均衡。
9、分隔壓料機構采用液壓可調試背壓組合,以穩(wěn)定壓力,隨卷徑增大而自動上升,并始終有效壓住鋼卷。
10、成品收卷的自我張力設計,能提高成品收卷的緊密度。
貼合分切機的分切過程三種方式
在貼合分切機分切過程中大致可分為三種方式:平刀分切、圓刀分切、擠壓分切。
平刀分切:就是像剃刀一樣,將單面刀片或雙面刀片固定在一個固定的刀架上,在材料運行過程中將刀落下,使刀將材料縱向切開,以達到分切目的。
圓刀分切:圓刀分切可分為切線分切和非切線分切。
切線分切為材料從上下兩圓盤刀的切線方向分切,這種分切對刀比較方便,上圓盤刀和下圓盤刀可根據(jù)分切寬度要求,很容易地直接調整位置。它的缺點是材料很容易在分切處發(fā)生漂移現(xiàn)象,所以精度不高,現(xiàn)在一般不用。
貼合分切機的非切線分切是材料和下圓盤刀有一定的包角,下圓盤刀落下,將材料切開。這種分切方式可以使材料不易發(fā)生漂移,分切精度高。但是調刀不是很方便,下圓盤刀安裝時,必須將整軸拆下。圓刀分切適合分切比較厚的復合膜和紙張類。
貼合分切機的擠壓分切:擠壓分切在國內分切機上并不常見,它主要是由與材料速度同步并與材料有一定包角底輥和調節(jié)方便的氣動刀組成。這種分切方式既可以分切比較薄的塑料薄膜,也可以分切比較厚的紙張、無紡布等。
縱向剪切是指沿著帶材的軋制方向,把較寬的帶材參照所需要的寬度剪切成不同規(guī)格的條料。通常情況下,分條機組中除了主機之外,主要包括的生產裝置有開卷機、檢測裝置、張緊裝置、收卷機、各種導向裝置及裝卸料小車等。
由于在使用過程中調整不當,分條機可能會出現(xiàn)某些故障,致使產品出現(xiàn)一些損傷。剪切毛刺缺陷,是常見的問題之一,也是影響后道工序及變壓器鐵心質量的關鍵因素。接下來我們就針對毛刺產生的原因進行簡單介紹。
分條機設備剪切斷面常出現(xiàn)的毛刺缺陷主要包括有:連續(xù)性的毛刺超差;斷續(xù)性的毛刺,精密分條機,且有亮點(白點);單純性的白點;微小翻邊;較大的折皺(荷葉邊)等。這些缺陷的存在不僅僅會影響到帶材的表面質量,同時還會對其的使用性能產生一定的不利影響,并且會給給企業(yè)帶來較大的經濟損失。
分條機剪切原理分析:設備在進行剪切的過程中,帶材的變形過程中主要是由于滾剪刀受拉動上下滾剪刀,以相等于銅鋁帶的運動速度做圓周運動,上下滾剪刀的刃口距離隨著刀體的不斷旋轉而逐漸減小,帶材被刀刃不斷地切入而發(fā)生變形,共經過彈性變形、剪切變形和斷裂三個階段而被完全剪斷。
在分條機剪切的過程中,由于上下滾剪刀之間的間隙不同,分條機器,所產生的毛刺大小也就不同。要想獲得較小的剪切毛刺,兩刀具的間隙值應較小。一切檢查無誤后,即可正常剪切。剪切時,要求分條機刀具的重合度不得超過帶材厚度的一半。